一年之计在于春,奋楫前行正当时。伴着春耕生产“进行曲”,2025年中央一号文件如约而至。这是党的十八大以来第13个指导“三农”工作的中央一号文件,描绘了2025年“三农”工作任务书、路线图,传递了强农惠农富农的鲜明信号。
近年来,雨城区人大常委会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三农”工作和粮食安全的重要论述,紧扣推进乡村全面振兴、建设农业强国目标,聚焦粮食安全、农产品质量和富民产业等工作,综合运用听审报告、执法检查、专题调研、专题询问等监督“组合拳”,推动农业增效益、农村增活力、农民增收入,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雨城新篇章提供基础支撑。
聚焦粮食安全抓监督
粮食,一头连着百姓民生,一头连着国家安全。近年来,雨城区人大常委会紧盯粮食安全这个“国之大者”不放松,连续四年听取区人民政府关于粮食安全工作情况的报告,督促政府扛牢粮食安全主体责任,持续增强粮食等重要农产品供给保障能力。与此同时,2023年度还组织开展了撂荒地整治及天府粮仓建设情况专题调研,2024年又开展了全区耕地保护情况的专题调研,督促政府落实“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健全区、镇、村三级田长责任制,形成“部门协同、上下联动、公众参与”联动机制,构建科学有效的耕地保护和土地利用管理格局。区人民政府认真落实“强化执法监管,严守耕地红线”的审议意见,2024年组织开展动态巡查2438人次,查处违法占地案件6起,拆除违法建构筑物12100平方米,恢复耕地面积18.15亩、基本农田面积4.47亩,有效遏制了违法用地势头,为夯实农业根基提供关键支撑。
聚焦富民产业抓监督
产业振兴是乡村振兴的重中之重,也是实际工作的切入点。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发展乡村特色产业,强调要做好“土特产”文章,“千方百计拓宽农民增收致富渠道,让农民腰包越来越鼓、生活越来越美好”。今年中央一号文件强调“着力壮大县域富民产业”,发展乡村特色产业是其中重要举措。近年来,雨城区人大常委会高度重视富民产业发展工作。紧盯农业园区发展献人大之策。2022年,对藏茶产业园区建设开展调研,督促区人民政府强基础、补短板,助力成功创建省三星级园区;2023年,再次对藏茶产业园区建设工作开展视察,动员人大代表积极参与园区建设,助力成功创建省四星级园区;2024年,接续对藏茶产业园区建设工作开展调研,区人民政府认真落实区人大意见,着力强龙头、补链条、兴业态、塑品牌,成功创建省五星级园区。紧盯农旅融合发展发人大之问。2023年,听审了区人民政府《关于优化提升“一心两线两翼”全域旅游格局奋力争创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工作情况的报告》,高标准推动世界大熊猫文化旅游重要目的地建设,有力地促进了争创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工作。2024年,在听取区人民政府《关于2024四川省文化和旅游发展大会重点项目建设情况的报告》的同时,开展了2024年文旅发展大会重点项目建设情况专题询问,督促政府构建高效衔接的组织体系、高频运转的调度体系、高标准实施的质量体系、高歌猛进的协同体系,积极推进项目建设,在组织推动、政策供给、经费和队伍保障上努力凝聚加快建设的合力和动力,扎实推进2024四川省文化和旅游发展大会重点项目建设落到实处、见到实效。紧盯重点产业注人大之力。围绕茶叶、生猪等重点产业发展情况,连续四年开展了茶叶产业发展情况调研,助推雨城区获评茶叶重点县域、四川省三茶统筹发展先进县、全省推动特色产业发展工作典型地区;连续三年开展了巨星优质生猪全产业链项目(三期)推进情况调研,助推巨星生猪项目二期、三期建成投用。
聚焦农产品质量抓监督
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用最严谨的标准、最严格的监管、最严厉的处罚、最严肃的问责,确保广大人民群众“舌尖上的安全”。近年来,雨城区人大常委会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的重要论述和“四个最严”要求,连续四年开展春耕备耕工作调研,督促政府抓实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与此同时,2023年,对《雅安市绿色(有机)农产品基地保护若干规定》实施情况进行了执法检查,督促区人民政府抓实全区绿色(有机)农产品基地保护工作,推进我区绿色产业发展,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和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2024年,组织区级部门以及市、区人大代表16人次,开展了全区农资监督管理工作情况专题调研,采用现场检查、现场抽查、召开座谈会、查阅资料等方法,对我区农资市场监管工作情况进行了全面了解,对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深入剖析,秉承农产品质量安全“100-1=0”的理念,从政策保障、执法监督、安全监测、源头管理四个方面着手,形成了《关于全区农资监督管理工作情况的调研报告》,全方位护航产业发展,守护人民群众舌尖上的安全。
在雨城希望的田野上,农业农村现代化步伐加快,“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的美好图景正徐徐绘就。(雨城人大 胥艾骅、孙能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