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门皇冠

图片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区县人大 >> 正文

人大履职办实事 修路惠民暖人心——石棉县新棉街道人大助力道路建设惠及民生

 【发布日期:2025-08-14】 【字号: 】  【关闭此页

“这条路不仅是一条出行的通道,更是党和政府对我们的关爱之路,是我们走向美好生活的希望之路。”近日,石棉县新棉街道岩子社区5组的大学生在感谢信中写下的这句话,道出了当地群众对道路建成的深切感慨。而这条改变居民生活的水泥路背后,离不开石棉县新棉街道人大工委及各级人大代表的主动作为——他们以实地调研、一线推动、持续跟进的务实行动,让崎岖土路变坦途,用履职担当书写了为民服务的生动答卷。

人大调研察实情 聚焦痛点谋对策

新棉街道人大工委始终将群众“急难愁盼”放在履职首位,持续关注辖区基础设施短板。此前,岩子社区城北后山区域仅有一条坡陡路窄的土路,路面坑洼不平。晴天尘土飞扬,雨天泥泞难行,学生上下学需徒步崎岖山路,农产品运输受阻,甚至曾因道路难行耽误居民急救。“9・5”泸定地震后,虽临时加宽道路方便重建物资运输,但“土路”本质未变,出行难题仍困扰着居民。

新棉街道人大工委组织人大代表深入走访,实地查看路况,收集居民诉求,形成专题报告向上反映,明确提出“硬化道路、解决出行”的建议。调研中,人大代表们详细记录群众的痛点:“孩子上学要走1个多小时泥巴路,雨天经常摔跤”“家里种的黄果柑运不出去,只能烂在地里”……这些声音成为推动道路建设的重要动力。

代表带头促落实 攻坚克难建通路

作为岩子社区党委书记,同时也是石棉县人大代表的陈勇,成为推动道路建设的“排头兵”。他始终牢记“人民选我当代表,我当代表为人民”的使命,主动扛起责任,一方面,多次以人大代表身份向街道、县级部门反映情况,积极争取项目和资金支持;另一方面,牵头协调各方资源,每天扎根施工现场,监督工程质量、解决施工难题,确保项目按计划推进。

在人大代表的推动和相关部门的支持下,该道路建设最终被列为“石棉县新棉街道2024年以工代赈示范工程”。项目采用“公益类基础设施+劳务报酬发放+就业技能培训+公益性岗位”模式,采取村民自建方式实施,共硬化道路5公里多,满足货车通行需求。施工期间,陈勇始终坚守一线,协调解决材料运输、村民用工等问题,带动416名当地居民参与建设,累计发放劳务报酬186万元,其中居民倪建仅参与项目就增收两万多元,实现了“在家门口挣钱”的愿望。

路通业兴惠民生 持续发力谋长远

道路通车后,不仅彻底打通了城北后山的“断头路”,更带来了看得见的变化,学生上下学不再走泥泞山路,周末回家轻松安全;居民出行可骑电动车、乘汽车,救护车、货车能直达家门口;300多亩农作物、中药材运输成本大幅降低,吸引收购商上门,破解了“运不出、卖不上价”的难题。

“路修好了,产业发展才有基础。”陈勇作为人大代表,并未止步于道路通车。他正持续跟进,计划联合其他人大代表向相关部门提出建议,围绕黄果柑、中药材等特色产业,推动产业链延伸和品牌建设,进一步提高居民收入。新棉街道人大工委也将继续监督道路养护和后续产业规划,确保“修一条路、富一方百姓”。

从泥泞土路到平坦水泥路,从群众愁眉不展到笑脸洋溢,石棉县新棉街道人大工委及人大代表用实干诠释了履职担当。在他们的推动下,一条路不仅连通了乡村与外界,更拉近了人心,成为群众走向美好生活的“幸福路”。(石棉人大  王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