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践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认真落实党中央及省、市关于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的部署,推动县域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提升。近日,芦山县人大常委会组织专项调研组,对2024年度环境状况和环境保护目标完成情况开展调研,以人大监督实效助推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向纵深发展。
一线把脉问诊 深研治理实情
“这个村的污水处理设施能正常运行吗?日处理量大约多少?”“这个聚居点有日常保洁没,垃圾是否及时清运?”“周边居民对养殖场的污染问题是否有过投诉,如何处理的?”每到一处,调研组成员都积极发问。
近日,由县人大常委会分管副主任带队,调研组采取“四不两直”方式深入生态治理关键点位。在芦阳街道仁加村污水处理站,调研组实地查看了出水水质检测报告和运维台账;走访龙门镇隆兴村聚居点时,重点核查生活垃圾分类处置全流程;对2024年群众反映的个别养殖场非法排污问题开展“回头看”,现场督办整改落实情况。通过“看、问、查、访”立体化调研模式,对水环境治理、农业面源污染防治等7大类18项重点工作进行全面“体检”。
生态答卷亮眼 治理成效凸显
初夏时节,行走在姜城湖畔,鸟语花香、空气清新,绿树成荫、碧水清流,市民徜徉在片片绿意之中,或端坐小憩,或赏花拍照,或运动健身,或欢歌曼舞,尽情享受惬意的绿色生活。
调研数据显示,近年来芦山县生态保护工作实现“四个百分百”突破:县域地表水监测断面达标率、集中式饮用水源地水质合格率、医疗废物无害化处置率、污染地块安全利用率均达100%。空气质量优良天数较上年提升1.2个百分点至97%,PM2.5平均浓度降至21微克/立方米。特别在农业面源污染治理方面,通过推广“种养结合”模式,实现化肥、农药使用量连续三年负增长,形成可复制的“芦山经验”。
靶向建言献策 擘画生态新篇
在调研成果研讨会上,调研组提出“三维度”发展建议:强化科技赋能,建设智慧环保监管平台,实现对重点污染源全天候动态监测;深化系统治理,统筹推进山、水、林、田一体化修复工程;优化制度供给,探索建立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
“生态环境保护是关系民生福祉和长远发展的重大政治任务,要聚焦‘双碳’目标,在培育绿色产业、发展循环经济上蹚出新路径,让生态优势转化为发展胜势。”调研过程中县人大常委会副主任付忠指出。
此次调研形成专项报告1份,梳理问题清单4项,提出对策建议5条。县人大常委会将建立“监督-反馈-整改-评估”闭环机制,通过专项审议、代表视察、满意度测评等方式,持续跟踪问效,为打造“青衣江上游生态屏障”贡献人大力量,奋力书写“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芦山实践新篇章。(芦山人大 李贤君、高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