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业是民生之本,牵动着千家万户的幸福,更关乎社会稳定与经济高质量发展。自《四川省就业创业促进条例》(以下简称《条例》)实施以来,天全县人大常委会始终将就业创业工作作为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的重要实践,坚持高位推动、精准监督、协同发力,全力推动实现从“稳岗就业”到“高质量充分就业”的转型升级,为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能。
深调研、察实情,以监督之力破就业难题
县人大常委会始终将就业创业监督作为民生保障的重中之重,通过专题调研、执法检查、满意度测评等方式,构建“全链条”监督体系。2025年5月,县人大常委会组建由常委会领导带队、人大代表和专业人士参与的专项调研组,深入县人社局、就业服务中心及安山钢铁、兆山水泥等重点企业,通过实地走访、座谈交流、数据分析等方式,全面梳理《条例》实施成效与短板。
调研发现,自2018年《条例》实施以来,全县就业创业工作取得显著成效:城镇新增就业累计达15300人,失业人员再就业4600人,就业困难人员再就业1500人,城镇调查失业率稳定控制在5.5%以内。但同时,统筹协调机制有待完善、就业资金保障压力增大、结构性供需矛盾突出等问题仍需破解。针对这些问题,调研组提出“强化高位统筹、加大资金投入、优化技能培训”等针对性建议,为政府决策提供重要参考。
强监督、促落实,以法治之力护就业稳定
县人大常委会坚持“监督与支持并重”,推动就业创业政策落地见效。2025年7月2日,县第十七届人大常委会第二十六次会议专题听取和审议了《条例》贯彻落实情况报告,并进行了满意度测评。常委会组成人员直指问题核心,要求政府及相关部门要突出就业优先导向,将就业工作纳入县域经济发展全局,完善跨部门协同机制,形成“大就业”工作格局;要强化资金保障力度,优化财政投入结构,拓宽社会资本参与渠道,确保就业创业资金精准投放、高效使用;要大力破解结构性矛盾,紧扣产业发展需求,深化校企合作、产教融合,打造“订单式”技能培训模式,提升劳动者与岗位的匹配度。
县人大常委会主任陈颖强调:“就业是民生之本,更是发展之基。政府及相关部门要始终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就业工作的重要论述为指引,以《条例》实施为抓手,在稳定就业总量、扩大就业增量、提升就业质量上持续发力,让人民群众端稳‘饭碗’,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
聚合力、谋长远,以创新之力促就业升级
在县人大常委会的持续推动下,天全县就业创业工作逐渐实现了“三个转变”。一是从“稳岗”向“提质”转变。通过开展职业技能提升行动,累计开展各级各类专项技能培训13895人次,培训后就业率达55%。二是从“被动”向“主动”转变。靠前服务,主动强化与用人单位和企业的沟通衔接,建立重点企业用工保障机制,动态监测企业需求,提供“一对一”用工服务。三是从“单一”向“多元”转变。探索创新“创业担保贷款+创业指导+孵化基地”模式,扶持创业项目50余个,提供服务3000余人次。
下一步,天全县人大常委会将持续跟踪问效,推动就业创业工作与乡村振兴、产业升级深度融合,努力实现“就业有岗位、创业有平台、培训有资源、服务有保障”的民生新图景,为天全高质量发展筑牢民生根基。(天全人大 张丽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