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大代表建议承载着民声民意,凝结着履职智慧,更检验着为民实效。如何提升代表履职能力,让“金点子”从纸面落到地面?如何将群众的“急难愁盼”从呼声变为掌声?近年来,雅安市雨城区人大常委会将“代表议案建议内容高质量、办理高质量”作为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的重要抓手,紧扣“提能、问需、督办、惠民”四个环节,推动代表从“履职新手”向“言值担当”转变,建议办理从“纸面答复”向“民生答卷”转化,奏响了全过程人民民主在基层的生动乐章。
学法提能:从“履职新手”到“建议能手”
“过去以为代表就是开开会、举举手,当上了代表才知道肩上担子有多重。”参加2025年4月区人大常委会组织的人大代表履职能力示范培训后,经过系统学习新修订的代表法、全国人大代表的履职经验交流和建议撰写心得分享,区人大代表罗春明感慨:“为民代言、建言献策是核心职责。提建议必须‘脚底沾泥’,深入调研、倾听民意,才能切中要害。”
持续学习与实践,让罗春明从“履职新手”成长为“建议能手”。近三年,他提交涉及基础设施建设、安全生产、文旅发展、社会治理、民生改善等领域的建议49件。其中,《关于加快孔柳路牛路口隧道及道路提升改造的建议》被列为2023年区级重点督办建议,目前正加紧建设。
这样的转变并非孤例。“初任代表时,我深感本领恐慌。”市、区人大代表鄢文婷表示:“多次履职培训教会我如何审议发言、精准反映民意、清晰提出建议。”经过扎实调研,她提出的提升拓宽碧峰峡后山至北郊路段道路建议,经区十七届人大三次会议票决确定为2024年民生实事项目,并于当年建成投入使用。她提出的将博物馆资源融入教育体系的建议被评为2025年市级高质量建议。
近年来,雨城区人大常委会持续深化代表履职能力建设,积极探索联系群众新形式、新内容,健全代表培训指导、事前调研、沟通协调、精准交办、从严评办的全链条工作机制,常态化开展“案例教学”,通过学习法律法规、人大业务,邀请专家授课、优秀代表分享经验,发放《人大代表工作手册》;深化一线实践,畅通民意渠道,组织代表进家入站接待选民,深入田间地头、小区院坝倾听民声;结合代表小组活动开展专项视察、专题调研,助力代表懂政策、会调研、善建言。四次会议以来,代表们共提出建议556条,建议数量与质量同步提升,履职能力显著增强。
脚沾泥土:从“坐等建议”到“主动问需”
2024年1月,区人大代表吉小燕在日常走访青江街道时发现,街角、主干道旁常有老人围坐花台边沿。这一细节触动了她。随即,她沿主干道实地调查,走访散步居民、户外劳动者等群体,将日常观察转化为清晰建议——在主干道增添休闲设施。
“以往常被动等待群众反映问题,再结合走访形成建议。”吉小燕说:“学习培训强化了我的‘代表意识’,让我更主动地在日常生活中关注群众的期盼。”
在区十七届人大三次会议上,该建议被列为2024年区级重点督办建议,由区人大常委会副主任牵头,相关委室联合督办。办理中,区人大常委会推行“办前沟通问需求、办中协商聚共识、办后回访看成效”工作法,组织代表现场督导,并建议承办单位结合人流量、区域功能、多雨气候等实际,科学选材、合理布点。区住建局认真制定方案,广泛征集民意,及时与代表沟通联系,通报建议办理情况。
2024年初夏,63个崭新座椅出现在雅州大道沿线主干道旁、广场侧、绿荫下,居民们安然落座享受着休闲的邻里时光。居民李大爷轻抚座椅感慨:“以前站一会儿腿就酸,现在能坐着聊到天黑!”这方寸之地的暖意,正是代表关注民意、主动履职的生动注脚。
督办问效:从“纸面答复”到“落地有声”
2025年3月初,在人大代表联络站接待群众时得知小北街88号大院高层缺水问题后,区人大代表钟晓玲第二天就实地走访。居民纷纷围拢反映:“钟代表,我们楼下住户都有水,高楼层水量太小,怎么办?”深知用水关乎民生,钟晓玲迅速记录详情并向西城街道办反映。
街道办组织勘察,初步判定为地下水管老化渗漏导致水压不足。钟晓玲参与勘察,紧盯时间节点,并参加了街道办组织住建、供排水公司、社区、居民代表等召开的协调会。她结合勘察情况,提出“优先解决当前缺水,同步实施一户一表改造根治管道老化”的建议,获与会各方赞同采纳。施工期间,她多次到现场督查施工质量与进度,并督促减少扰民。一周内,该单元管道更新完毕,12户32人用水难题得到解决。
近期,当钟晓玲再到小区协商收费改造管网事宜时,居民们表示:“钟代表较真,我们就安心。上次用水问题解决得快,这次改造我们支持。”
民心所向:从“建议纸片”到“幸福画卷”
清晨,雨城区第八初级中学(雅安市田家炳中学初中部)附近,延伸后的10路公交车稳稳停靠。学生轻松下车,家长王女士欣慰道:“经过代表的呼吁,终于不用骑车冒雨送娃了!”
该校地处大兴新城区,此前无公交直达,学生需在终点站下车步行约1公里。区人大代表王怀丽目睹学生负重步行、家长接送拥堵的景象后,多次观察路况、统计客流、走访学校,于2025年1月区十七届人大四次会议上提交了《关于尽快开通城区至雨城区第八初级中学公交的建议》。该建议被列为2025年区级重点督办建议,由区人大常委会副主任牵头督办。督办组实地查看客流、停靠点,与市民交流。区交通运输局迅速组织踏勘协商,于4月9日调整线路覆盖该校,填补了公交空白,缓解了拥堵。
同步惠民的,还有草坝镇的公交线路优化。区第二人民医院部分科室搬迁至草坝镇金沙片区后,为方便群众就医,唐晓琴、王燕等代表在区十七届人大四次会议上提出开通草坝滨河路公交的建议。承办单位积极调研、优化路线,8路公交车近期也及时调整线路。建议落地见效,正是“民有所呼、我有所应”的鲜活实践,条条公交线织就便捷民生的“幸福网”。
每一句为民发声,都是老百姓期盼的回响;每一次较真碰硬,都把承诺钉进现实。从火热的道路施工到街角新增的座椅,从老旧小区畅流的自来水到校门口、医院旁稳稳停靠的公交车,这些沾泥土、带露珠、冒热气的变化,是人大代表“建言担当”最硬的底气,更是建议办理“落地有声”最好的见证!(雨城人大 李甜雪、赵丽、刘增裕)